隐藏注解
不真空论
净云 2022.8略记
序 » 一标正宗(即万物之自虚的圣人观)
夫至虚无生(理,中道)者,盖是般若(智)玄鉴(神用,照而无照)之妙趣(向、相应,虽向而非向即行无为),有物(万有)之宗极(不二中道)者也。
(三不可分,因言有别。照见五蕴皆空,不是照空(空非所缘)、唯空(落顽空)。融通合道,神会成自然)
自非圣明特达(般若圣智),何能契(向)神(非识,昭然)于有无之间(即理)哉?
是以至人(圣人观,惯于神会) 通 神心(神会,神用)于无穷(即理,无限,不确定)。
(圣人不是高不可攀的另一群神人,而是习惯了神会、息诸颠倒想,就像“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穷了”不是来显摆贬低我等迷人,而应是让人去了解和习惯于佛智、以心印心,远离颠倒想、妄执)
穷(对境)所不能滞:极耳目于视听(识心),声色(境)所不能制者,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(即理,虚对物言,不待观后虚),故物不能累(缚)其神明者也。
是以圣人乘真心(玄照)而理顺(至虚合道),则无滞而不通(通达无碍,智向理);
审一气(不二)以观化(体物迁变),故所遇而顺适(对境无碍,智向物)。
无滞而不通,故能混(浑,融)杂(物,俗)致淳(至真);
所遇而顺适,故则触物(对境)而一(玄同,当下即真)。
如此,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(不自变,无自性,妄分别加异)。不能自异,故知象非真象。象非真象故,则虽象而非象(似有象而非真象,非象即真)。
(将识心、神心、般若之于神心、理事的分位与不二辨明,有助于修行入手,留存概念想象无益)
序 » 二破异见(过渡到不真空辨析)
然则物(根尘之相分)我(智照之心,见分)同根(一体无异)、是非(真俗、理事)一气(不二、一体,借玄学词表中道,非赞庄周、称混然气)(完全没有二元对立),潜(理于事显)微(不可思议)幽(无相)隐(情解不及),殆非群情(众生情见分别)之所尽(不出识知、我对,有执障真),故顷尔谈论,至于虚宗(对至虚宗旨的解读),每有不同(不了实义成异见)。夫以不同而适同(异见求同理,分别欲证真),有何物而可同哉(破除异见即求同,下破显正)?故众论竞作而性莫同焉。何则?(下三是时流行的解空般若论,常用道家玄学解、格义,故破显正,直宣另立均难令解。不另外寻真,而是识破妄执)
心无者(旧义重在心无所执,新义指虚豁遍万物,都不空色),无心于万物,万物未尝无。此得在于神静,失在于物虚(不悟物虚,物无自性何须不执,认有则不出妄想,心无者有修道的唯物倾向)。
即色者(支道林等立,造成士大夫逍遥洒脱的风气),明“色不自色(缘生无自性),故虽色而非色也(虽色而空,明则不物于物)。夫言色者,但当色即色(因缘俱而有色,相即依他),岂待色色(以色为色,物物、计名,主观知客观)而后为色(不需色色就已成色,缘俱已有色)哉?”(此为转述,条件下色暂有,故色色而不色于色。如用析空归微粒才知,仍属有因色,不是缘生即空之即义)此直(只)语色不自色,未领(不彻)色之非色也(犹未灭假色,不明色本空。联系《物不迁论》,当下刹那有则时时实有)。
本无者(世界源于本无,法琛之本无异宗持无中生有,道安之本无宗持生赖元气,疑批驳非有非无的普遍误解),情(依赖)尚于无(偏空,崇尚不可说之玄妙),多触言以宾无(无作宾语):故非有,有即无;非无,无亦无。寻夫(参)立文(时流行的般若经)之本旨者,直以非有非真有,非无非真无耳。何必非有无此有,非无无彼无(因言执言,边见)?此直(只)好(喜)无之谈,岂谓顺通事实,即物之情(识解)哉!(破基于道家“以无为本”的解会,回归到遣执离言相的真相,即不依赖于概念印象的不二神会)
序 » 三明作论意
夫以物物于物(依相取名),则所物而可物(名相皆有);以物物非物(龟毛兔角),故虽物而非物(有名无实)。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(名不就实,不是无名就真实,文中有“无滞而不通”等类似写法),名不即物而履真(名非物故不及物真相,不是不起名就真实,而是太习惯于概念印象,应离(不执)名言概念去认识意会)。然则真谛独静于名教之外(非言思所及),岂曰文言之能辨哉?(下述指月令解会,非月可言解,得去神会。也表文字非碍,非舍文字,如筏喻)然不能杜默,聊复厝(措)言以拟之。试论之曰:
详辨 » 一引教以明空
《摩诃衍论》云:“诸法亦非有相,亦非无相。”《中论》云:“诸法不有不无者,第一真谛也。”(双遣执即真,非离此有真,只可神会)寻夫不有不无者,岂谓涤除万物(灭法)、杜塞视听,寂寥虚豁(真谛非空无或空里有象),然后为真谛者乎?诚以即物顺通,故物莫之逆;即伪即真,故性莫之易(遣妄显真,真俗不二)。性莫之易,故虽无而有;物莫之逆,故虽有而无。虽有而无,所谓非有;虽无而有,所谓非无。如此,则非无物也,物非真物。物非真物,故于何而可物?故经云:“色之性(本)空,非色败(才)空。”以明夫圣人之于物也,即万物之自虚,岂待宰割以求通哉!(如题,不真故空,非待无才真)
是以寢疾有不真之谈(有病才药),超日有即虚之称;然则三藏殊文,统之者一也。故《放光》云:“第一真谛,无成无得(离妄想实无另得);世俗谛故,便有成有得(相对妄执有成就)。”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,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(已得者自看本来如此,没有增加,在未得者看来有得有别,故看习惯什么)。真名故,虽真而非有;伪号故,虽伪而非无。是以言真未尝有,言伪未尝无。二言未始一,二理未始殊。故经云:“真谛、俗谛谓有异耶?答曰:无异也。”此经直辩真谛以明非有,俗谛以明非无;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?
详辨 » 二据理以明空
然则万物果(实)有其所以不有(存在它不有的道理,“所以”即义)、有其所以不无(存在不无义。此句为肯定句,因与下句顺意)。(1)有其所以不有(缘聚而成故假有,非待缘散才不有,当下即不有),故虽有而非有(非实有);有其所以不无(不无义,假有非断灭、有作用,当下已有,不是待缘又成有、死灰复燃,否则俱断常见),故虽无而非无(非定无)。(2)虽无而非无,无者不绝虚;虽有而非有,有者非真有。(3)若有(似有)不即真,无不夷(平)跡。(此段析非定有定无)
然则有无称异,其致一也。故童子叹曰:“说法不有亦不无,以因缘故诸法生。”《璎珞经》云:“转法轮者,亦非有转,亦非无转,是谓转无所转。”此乃众经之微言也(落在有、无、非有、非无都成妄执,不落一端、随缘应物则无生湛然)。何者?谓物无耶,则邪见非惑;谓物有耶,则常见为得。以物非无,故邪见为惑;以物非有,故常见不得。(不落两边,不有不无第一谛、不真空)
详辨 » 三重引教以明空
然则非有非无者,信真谛之谈也(微妙!末尾几段非车轱辘话,是心太粗落在非有非无的观念上!在微细处了然无痕)。故《道行》云:“心亦不有亦不无。”《中观》云:“物从因缘故不有,缘起故不无。”寻理,即其然矣。所以然者,夫有若真有,有自常有,岂待缘而后有哉?譬彼真无,无自常无,岂待缘而后无也!若有不自有,待缘而后有者,故知有非真有。有非真有,虽有不可谓之有矣。不无者,夫无则湛然不动,可谓之无。万物若无,则不应起;起则非无。以明缘起故不无也。故《摩诃衍论》云:“一切诸法,一切因缘故应有;一切诸法,一切因缘故不应有。一切无法,一切因缘故应有;一切有法,一切因缘故不应有。”(微至同一点,较前分角度辨析更微细明了)寻此有无之言,岂直反论而已哉!若应有,即是有,不应言无;若应无,即是无,不应言有。言有,是为假有,以明非无。借无,以辨非有。此事一称二,其文有似不同。苟领其所同,则无异而不同。(有无是随情想安立,顺破知妄了无生,得意忘言)
详辨 » 四重据理以明空
然则万法,果有其所以不有,不可得而有;有其所以不无,不可得而无。(实如此,消除悟迹,不必再双遣)何则?欲言其有,有非真生;欲言其无;事象既形。象形,不即无;非真,非实有。然则不真空义,显于兹矣!(如实观,双寂显真义)故《放光》云:“诸法假号不真,譬如幻化人。非无幻化人,幻化人非真人也。”
详辨 » 五就名实以明空
夫以名求物,物无当名之实;以物求名,名无得物之功。物无当名之实,非物也;名无得物之功,非名也。是以名不当实,实不当名。名实无当,万物安在?(名相寂)故《中观》云:“物无彼此。”而人以此为此,以彼为彼。彼亦以此为彼,以彼为此。此、彼莫定乎一名,而惑者怀必然之志。
详辨 » 六结会以明空
然则彼此初非有,惑者初非无,既悟彼此之非有,有何物而可有哉?故知万物非真,假号久矣!是以《成具》立强名之文,园林托指马之况(执自见而非他)。如此,则深远之言,于何而不在!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,履万惑而常通者,以其即万物之自虚,不假虚而虚物也。故经云:“甚奇,世尊!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。”非离真而立处,立处即真也。然则道远乎哉?触事而真!圣远乎哉?体之即神!